推动资源再生  促进可持续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工程技术中心联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赴福建师范大学调研 共探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与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

首页标题    中心动态    工程技术中心联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赴福建师范大学调研 共探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与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

为深化工业固废资源化技术创新与产学研协同发展,4月28日,生态环境部工业副产石膏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中心联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赴福建师范大学开展专题调研。此次调研聚焦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改性塑料技术开发等核心议题,旨在推动工业副产石膏资源化利用领域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助力产业绿色低碳可持续目标实现。

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唐绍林、专家委员会主任彭近新,叶学东、郑建国、石峰,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助理陈永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固废及化学品环境管理技术中心专家余丰毅等参加调研。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陈庆华教授、环境与资源学院及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党委书记张承东、院长钱庆荣、副院长杨民权、曹长林,以及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改性塑料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杨松伟、福建省改性塑料技术开发基地副主任周为明等校方及行业代表参与接待并深入交流。

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陈庆华教授表示,学校长期致力于环境科学与材料工程的交叉研究,依托聚合物资源绿色循环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及福建师大泉港石化研究院的资源网络,围绕绿色技术全产业链融合等重要课题,积极探索以科技创新驱动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期待聚合物资源绿色循环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生态环境部工业副产石膏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中心有更多的链接,比如:共建联合创新中心,打造从技术研发到产业落地的全链条服务能力,共同推动塑料填料领域绿色低碳发展。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助理陈永梅指出,本次调研作为学会与工程技术中心 “科技服务地方”专项行动的核心环节,旨在精准对接地方需求,推动固废资源化领域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陈永梅表示,后续将着力构建常态化交流机制,通过定期举办技术研讨会、成果推介会等活动,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在此基础上,计划牵头组建固废资源化产业创新联盟,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及龙头企业资源,形成跨区域技术协同创新网络。该联盟将聚焦固废处理关键技术,搭建技术共享平台,加速先进技术向实际应用场景扩散,推动固废资源化产业从单点技术突破迈向系统性变革,助力区域绿 色低碳发展。

专家委员会主任彭近新指出,福建师大人才济济,科研硕果累累,为国家做出卓越贡献。他强调,工业副产石膏资源化利用需从全生命周期视角优化技术路径,降低能耗与碳排放,推动石膏资源化技术从“能用”向“高效、低碳、高值”跃升。他建议,要科学认识磷石膏资源本质属性,推动大掺量高质化利用;要坚持创新驱动和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开拓磷石膏应用新场景;要积极落实绿色 低碳发展不足,做好磷石膏与节材节能,降本降碳紧密结合。

座谈会上,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唐绍林指出,工业副产石膏和塑料废弃物是当前固废治理的难点与重点,亟需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资源化高值利用。要破解工业固废治理难题,必须打破“技术孤岛”,构建“需求导向-联合研发-中试孵化-市场反哺”的产学研合作闭环。福建师范大学在改性塑料、固废循环利用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具有示范意义,相关领域的技术储备与产业界联系紧密,是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理想合作伙伴,期待通过跨领域合作加速技术产业化进程。

福建师范大学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院长钱庆荣详细分享学院在碳足迹核算、低碳材料开发及产业孵化平台建设等领域的实践成果。他指出,“多尺度废塑料协同改性技术”通过分子结构重组使再生塑料力学性能接近原生材料,其中:以石膏基为充填材料的可降解塑料,可显著提升废塑料再生品质,破解传统回收产业链附加值低的问题,为塑料污染治理提供关键支撑。钱庆荣院长强调,要加强两个工程中心合作,充分整合优势资源,联合申报国家级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共同推动该领域相关技术长足发展。

学院副院长曹长林教授全面介绍了聚合物资源绿色循环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及福建师大泉港石化研究院在塑料填料领域开展的系列创新探索实践成果,并对两个工程中心的合作发展与副产石膏应用提出前瞻性规划。曹长林指出,期望双方工程中心能巩固已有合作基础,充分挖掘无水石膏作为补充材料的优异性能,通过深化技术研发与功能拓展,进一步提升其在塑料填料领域的应用价值。

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叶学东建议,两个中心要发挥各自优势及长处,形成战略性合作;要抓住当前机遇和形势,重点放在磷石膏制备二型无水石膏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从工艺到设备进行系统研究;重点放在工业副产石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潜在的问题。

专家委员会委员石峰教授强调,在固废资源化利用要注重多元化,原材料既有来自于生活类固废,也有工业固废,要深入开展应用验证工作,借助市场反馈持续优化技术,提升产品技术水平。要跨行业,涉及行业有建材、塑料、农业土壤改良等,要想办法将这些行业深度融合,要因地制宜制定副产石膏解决方案,深度融入当地产业发展格局,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与产业协同升级。还要耦合创新,在产品经济评估层面,强调需运用成本分析手段,对产品进行系统性、全方位的经济性评估,同时积极推动构建产品绿色认证体系,以促进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调研期间,工程技术中心专家团队还实地考察了聚合物资源绿色循环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025年4月29日 15:45
浏览量:0
收藏